眾所周知,李世民最看重的女人是長孫皇后,因為這個緣故,他對長孫皇后生下的兒子也格外厚待,所以嫡出的長子李承乾、四子李泰、九子李治才是他心目中的儲君預備人選,從這一點上來說,李世民算是個偏心的父親,哪怕李承乾謀反,他都捨不得賜死。
至於其他兒子,賜死就容易多了——今天要說的就是李世民的第5個兒子,齊王李祐。這個兒子在歷史上不太出名,就算演唐朝電視劇也常常沒他的角色,但李祐和李承乾莫名其妙牽扯到了一起,至於原因後面會詳細說到。李祐有兩個地方最特別:一,身世;二,性格。
李祐是犯官的女兒所生,母親是陰妃。陰妃的來歷有幾分意思,她的父親陰世師,跟李唐之間有刻骨銘心的仇恨,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,陰世師站在隋朝的陣營里,他不但殺了李淵的小兒子,還刨了李家的五廟祖墳,誰知道李淵是天命之子,入主長安後立刻誅殺陰世師。
陰世師雖然死了,但他的女兒卻因為長得美貌,被李世民納為妾。就這麼著,李祐在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出生了,因為身世太特殊,他沒有得到李世民的重視,李世民將大量封地賜給長孫皇后的兒子們,至於李祐,他雖然先後被封為燕王、同州刺史、幽州都督,卻一直沒獲得允許離開京城去封地。
也就是說,李祐只是個空殼藩王。直到貞觀十五年,做了齊王的李祐才去了齊州,好像游龍出水一樣開始謀劃大計。要不怎麼說李祐傻呢,他要是學其他閑散王爺一樣吃吃喝喝,一輩子榮華富貴享受不盡;可李祐偏偏開始惦記宮裡那把龍椅,還有人攛掇他,給他信心。
李世民自己就是起兵獲得皇位的一代雄主,兒子們哪能在他手下討好處?這李祐有個舅舅叫做陰弘智,陰弘智拚命勸他收死士招募勢力,一方面自保,一方面將來好辦事。李祐全聽進了耳朵。去了齊州後,李祐自以為山高皇帝遠,開始放飛自我,針對李世民派去的長史。
長史本來是監督他的,卻反而被他弄死,事情傳回長安,李祐自然要被問罪,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起兵反了,傻到不可思議的李祐,居然學曹操傳檄文,征百姓為兵,讓他們跟自己一起對抗唐朝,對抗李世民。百姓兵士們又不傻,誰想平地生亂子,犯謀反大罪?
再說李世民是好皇帝,得人心,李祐根本沒希望。結果,大將李績的兵馬還沒到齊州,李祐就已經被士兵們抓了起來,五花大綁送去長安。這兒子傻得連李世民都看不下去,過程中李世民發讓他改錯的信,李祐丟在一邊看都沒看,還堅定地相信手下人可以一邊喝酒一邊殺敵。
貞觀十七年,李祐因為謀逆被賜死。歷史彷彿開了個天大玩笑,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計劃,也是在這一年被發覺——原來,審問李祐案時牽扯到了李承乾的親信紇干承基,紇干承基供認了太子計劃。一年裡有兩個兒子想學老子,李世民殺了李祐,對李承乾,卻只是罷為庶人。
李世民與犯官女兒生下一兒子,傻到李世民難以忍受,最終賜死了他
眾所周知,李世民最看重的女人是長孫皇后,因為這個緣故,他對長孫皇后生下的兒子也格外厚待,所以嫡出的長子李承乾、四子李泰、九子李治才是他心目中的儲君預備人選,從這一點上來說,李世民算是個偏心的父親,哪怕李承乾謀反,他都捨不得賜死。
至於其他兒子,賜死就容易多了——今天要說的就是李世民的第5個兒子,齊王李祐。這個兒子在歷史上不太出名,就算演唐朝電視劇也常常沒他的角色,但李祐和李承乾莫名其妙牽扯到了一起,至於原因後面會詳細說到。李祐有兩個地方最特別:一,身世;二,性格。
李祐是犯官的女兒所生,母親是陰妃。陰妃的來歷有幾分意思,她的父親陰世師,跟李唐之間有刻骨銘心的仇恨,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,陰世師站在隋朝的陣營里,他不但殺了李淵的小兒子,還刨了李家的五廟祖墳,誰知道李淵是天命之子,入主長安後立刻誅殺陰世師。
陰世師雖然死了,但他的女兒卻因為長得美貌,被李世民納為妾。就這麼著,李祐在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出生了,因為身世太特殊,他沒有得到李世民的重視,李世民將大量封地賜給長孫皇后的兒子們,至於李祐,他雖然先後被封為燕王、同州刺史、幽州都督,卻一直沒獲得允許離開京城去封地。
也就是說,李祐只是個空殼藩王。直到貞觀十五年,做了齊王的李祐才去了齊州,好像游龍出水一樣開始謀劃大計。要不怎麼說李祐傻呢,他要是學其他閑散王爺一樣吃吃喝喝,一輩子榮華富貴享受不盡;可李祐偏偏開始惦記宮裡那把龍椅,還有人攛掇他,給他信心。
李世民自己就是起兵獲得皇位的一代雄主,兒子們哪能在他手下討好處?這李祐有個舅舅叫做陰弘智,陰弘智拚命勸他收死士招募勢力,一方面自保,一方面將來好辦事。李祐全聽進了耳朵。去了齊州後,李祐自以為山高皇帝遠,開始放飛自我,針對李世民派去的長史。
長史本來是監督他的,卻反而被他弄死,事情傳回長安,李祐自然要被問罪,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起兵反了,傻到不可思議的李祐,居然學曹操傳檄文,征百姓為兵,讓他們跟自己一起對抗唐朝,對抗李世民。百姓兵士們又不傻,誰想平地生亂子,犯謀反大罪?
再說李世民是好皇帝,得人心,李祐根本沒希望。結果,大將李績的兵馬還沒到齊州,李祐就已經被士兵們抓了起來,五花大綁送去長安。這兒子傻得連李世民都看不下去,過程中李世民發讓他改錯的信,李祐丟在一邊看都沒看,還堅定地相信手下人可以一邊喝酒一邊殺敵。
貞觀十七年,李祐因為謀逆被賜死。歷史彷彿開了個天大玩笑,太子李承乾的謀反計劃,也是在這一年被發覺——原來,審問李祐案時牽扯到了李承乾的親信紇干承基,紇干承基供認了太子計劃。一年裡有兩個兒子想學老子,李世民殺了李祐,對李承乾,卻只是罷為庶人。